位于四千七百米的高海拔,有一个小站存在,这里目睹了春运期间人们的穿梭往来,即便条件艰苦,也始终坚守岗位,为旅客提供帮助。尽管客流量不大,但每一次的接送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,这里便是西藏的安多站。
高原小站概况
春运期间,安多火车站每日接待乘客大约两百人。在2月3日,该站发送乘客144人,接待68人。作为中国海拔最高的有人值班火车站,它位于青藏铁路西藏那曲安多县。尽管当地氧气稀薄,气候条件艰苦,但安多站依然肩负着青藏铁路进入西藏的第一站客运使命。
位于高海拔区域,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对员工实施了每月轮换的工作制度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员工们必须应对缺氧等挑战,比如安海平的嘴唇就因为缺氧而变成了黑色。尽管如此,他们依然坚守岗位,默默付出。
繁忙工作日常
安多站每日有五班客运列车经过,工作人员负责最早到站和最晚离站的列车。比如,首班从广州开来的Z265次列车,于9点34分抵达,他们便提前一个小时开始工作,迎接乘客的到来。
旅客稀少,工作量不算大,但他们依旧对每位旅客都给予了重视。他们明白,坚守岗位,为周边牧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,确保大家旅途顺利,这正是他们工作的核心价值。尽管职责不大,却承载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。
坚守岗位人员
安海平今年36岁,担任班组长的他,对春运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。为了能让其他同事能在家度过一个完整的春节,他和客运员权京波商量,决定坚守岗位,计划一直工作到2月4日。他对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十分熟悉,即便是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,他也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。
权京波已满51岁,在客运人员中年纪最为资深,从事工作已超过三十年。从青海的格尔木出发,途径西藏的那曲,直至安多站,他所处的海拔不断攀升。自2019年起,为了抵御高原反应,他每日坚持在站内散步,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。
西藏变迁见证
彭敏,这位售票员来自甘肃庆阳,她曾在西藏林芝的初中就读。记得当年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尚未开通,从她家乡到林芝,得先坐汽车再转火车,中途不停换乘,整个行程大约需要十天,那路途确实颇为艰辛。
如今情况已变,拉日铁路和拉林铁路相继投入使用,公路网络也愈发完善。安多站的候车大厅焕然一新,配备了温水供应和加热饮水设施。他真切地体会到了西藏近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,其发展势头愈发强劲。
旅客出行体验
旦增次仁一家正在车站等待,打算乘坐Z265次列车前往拉萨。他们居住在藏北草原,大约每半年就会去拉萨探望亲友、参拜佛祖,并在归途中购买藏历新年的物资。
安多之地,青藏铁路穿行而过,极大地方便了牧民前往拉萨或青海西宁。昔日漫长旅途如今不再,铁路的开通让他们出行轻松便捷,说走就走的梦想得以实现。
小站的特殊意义
安多站点虽不大,却在春运期间发挥着关键作用。它连通了外界与藏北草原,确保了牧民在春节期间等关键节日的出行安全。
西藏的发展历程它亲眼目睹,工作人员的执着坚守亦然。在艰苦的环境里,他们用行动展示了责任,虽只是铁路线上的一小部分,其重要性却不容小觑。
各位朋友,若你们有幸踏上西藏之旅,是否想过从安多站启程?若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,不妨点赞、转发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