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运数据与高峰预期

2月3日,中新社记者抵达了青藏铁路西藏那曲安多站。班组长安海平说,安多站的旅客每日流动量大约在200人上下。前一天,有144人出发,68人到达,总共是212人。鉴于今年春节和藏历新年相隔一个月,预计客运高峰将在月底出现。这些数据揭示了当前的客运状况,同时也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客运高峰做好了充分准备。

车站虽不宽,但工作人员警觉性很强。他们留意着客流量变动,精心调配值班人员,还储备了足够物资,全力以赴迎接即将到来的旅客高峰。

轮岗坚守岗位度岁

气候条件不利,青藏铁路集团决定对安多站实施每月岗位轮换制。为了使接岗人员能度过完整的春节假期,班组长安海平和客运员权京波决定留守到2月4日,届时再进行岗位的交接。安多站的工作量是根据最早到达和最晚离站的客运列车来确定的。每天仅有五班客运列车经过安多。

游客数量有限,工作量并不繁重,然而他们深知,确保周边牧民能够顺利出行,是他们应尽的责任。即便是春节期间这样的重要节日,他们依然坚守岗位,无声地守护着旅客们的出行安全。

老职工的青藏坚守路

权京波今年51岁,是安多站客运团队里年纪最长的。他从事铁路客运服务已超过30年,始终驻守在青藏铁路沿线的各个站点。在海拔2800米的青海格尔木,他工作了18个春秋。2010年,他被调任至海拔4500米的西藏那曲站。2019年,他又被派往海拔更高的安多站。

自2019年起,他每天在安多那的日常生活中,都会坚持在安多站周围漫步。他这样做,主要是为了对抗高海拔地区引发的缺氧和睡眠困扰。这种日复一日的锻炼,不仅展现了他对工作的极大热情,也反映了他对健康的重视。

售票员见证西藏交通巨变

彭敏来自甘肃庆阳,她的工作是售票员。她曾在西藏林芝的一所中学就读。记得那时候,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的路段尚未开通。彭敏必须从家中出发,经过多次换乘汽车和火车,才能到达拉萨。乘坐长途大巴从格尔木到拉萨,大约需要三四天时间。抵达拉萨后,她会先休息一天,然后沿着318国道前往林芝。这次旅行,大约需要十天左右。

工作之后,西藏的拉日铁路和拉林铁路相继投入使用,高原上的道路变得四通八达。彭由此感到西藏不再那么遥远。他个人的亲身经历,见证了西藏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。

车站设施改善暖人心

2024年春运期间,记者来到了安多车站。岁月如梭,车站的候车厅已大变样。洗手台上温水缓缓流淌,旁边还新添了带加热功能的饮水机。这些设施由冷变暖,旨在严寒之地为旅客传递一份温馨的关怀。

这不仅仅是设备上的进步,更是铁路服务观念在旅客眼中发生的重大转变。工作人员用真诚的心打造了一个舒适温暖的候车空间,让旅客的旅行不再感觉那么漫长和寒冷。

民众出行便利新体验

青藏铁路到达西藏的第一个客运站是安多站。2月3日那天,上午,旦增次仁在车站等待。他和家人打算乘坐Z265次列车去拉萨。他提到,青藏铁路开通后,藏北草原的牧民们无论是去拉萨还是西宁,出行都变得容易多了。

安多站宛如一座通往外界的桥梁,为偏远牧民提供了更方便的出行方式。铁路的便利性显著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,同时也对他们思想和观念产生了影响。

曾在高原的火车站乘坐过列车吗?若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,不妨给它点赞,并且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。